阅读教学齐探讨,教研引领有策略
——星港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专题研讨活动
秋之美,在于收获与沉淀,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质。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推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和教研方式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巩固和提升“双减”工作成果。本学期,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举办阅读策略专题研讨活动,多位老师分别以“文学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学科学习与表达”为主题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课例。
文学性阅读与表达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发展型任务群之一。通过文学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创意表达,融入审美体验和言语经验,提升感受、体验、表达、创作等语文能力。
范满老师执教的是《慈母情深》一课,课堂上,范老师主要采用由“学”到“习”,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从“我”的第一次发现中体会情感变化的学习方法。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我”内心的矛盾和买书的强烈愿望,范老师设计了三次不同情境下“我”内心的对白,让学生与文中的“我”产生更真切的情感共鸣,情节设置环环相扣,深入人心。
张心怡老师执教《夜宿山寺》一课,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想象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她巧妙地运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出浓郁的古诗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描绘的高耸山寺之中。
焦意茜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焦老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用视频、音频等方式帮助学生走进课文的情境中。焦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含义。
张晓庆老师点评范老师教学环节紧凑有序,从导入部分巧妙地引起学生兴趣,到对文本的精读,再到最后的情感升华,环环相扣,没有丝毫的拖沓之感。 方惠娟老师点评张心怡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袁春育老师评价焦意茜老师的课程有新意,能不局限于文本,把课程的重点放在领悟文章的情感上,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圆明园的兴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共研共思,行之有向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研之愈远。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语言文字,触摸思维本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李亦函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李老师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心,通过朗读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学习方式,由浅入深地进行了文本解读。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利用插图,并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充分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孙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通过生动的课堂互动和深入的情感解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母不同的爱。孙老师还引入《父亲的严厉》《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等课外阅读篇目,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父母不同举动背后蕴含的深深爱意。
凌涛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第七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在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过程中,凌老师指导学生明确描写对象,关注重要数据,留意比较句式,借助这些关键词句来提高阅读速度。凌老师除了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还设置了巩固练习环节。学生通过类文阅读,加深了对阅读方法的理解,阅读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显著提升。
初中部刘越老师首先肯定了李老师课堂的精彩之处,文言味十足,教师的指导性语言及鼓励性语言使用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能有所习得。初中部孙霞老师在点评课堂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有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微讲座。孙老师指出,文言文学习的核心要素就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文言就是词汇,文章就是载道或言志,文学就是章法的考究,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文化的传承和反思。要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要设置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搭建合理的支架,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潘贻华老师指出孙娟老师的课堂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辨析,父亲的爱是一种警告的力量,这种警告背后的关键词是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并且引入一个思辨的话题:如果在巴迪的成长过程中只有母亲或父亲的一种评价,会是怎样的结果?刘黎老师对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预习、听课和总结这一做法表示赞扬,认为这一做法体现出的生本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学习与表达——“语”时俱进,“研”无止境
新课标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部分提出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针对该任务群的价值定位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钮悦晴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钮老师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教学,同时关注到了课题中的趣,通过板书设计,引出这节课的眼——妙,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京剧之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从思考、议论、最后展读,体现京剧之妙。
李玉梅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李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引领学生穿越千年时光,走进司马光的世界,瞬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好奇心。在字词讲解时,李老师巧妙运用古文字形演变、语境理解等方法,将“瓮”“迸”等重点字词的理解变得轻松易懂,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学习的字词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吴勐勍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马诗》。吴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生动的图片、音频,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营造了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吴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马诗》的诗意、文化背景,随后过渡到音乐与诗歌的创意融合,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到诗词与音乐间的互动魅力。
王芳老师肯定了钮老师课堂的精彩之处,学习目标明确,设计井然有序。她紧扣“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的单元要素,将《京剧趣谈》这篇课文的学习与艺术欣赏、文化传承紧密结合。马燕青老师肯定了李老师通过注重朗读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与韵律。同时也指出在课堂互动上,留给学生自主提问与深度思考的时间不足。朱雯艳老师分析了吴勐勍老师的教学思路,接着对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学生的氛围做了高度评价,最后从教学效果分析还可以改进的地方,作出了方法上的指导。
今日共研花枝俏,未来韵染满芳华。此次阅读策略专题研讨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承,更是一次创新实践。课堂展风采,研讨促提升,星港学校小语组将以此活动为契机,继续围绕新课标、新教材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小切口、大主题”,不断探索教学教研新路径、新策略,以高效有力的教学教研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助力赋能。
文字:徐天舒、李奕函、焦意茜
钮悦晴、郑晶晶、吴勐勍
图片:张心怡、赵平、徐天舒
范满、潘煜、金璐
一审一校:周芹
二审二校:沈晓勤
三审三校:万秋红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